兰姐又上热搜了。
这回并非大S和汪小菲的家务事,而是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曝欠债9.8亿元,致其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
(资料图片)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张兰拖欠欧洲私募股权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简称CVC)1.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亿元)及其利息。为偿还欠款,张兰通过海外家族信托基金购入的一处位于纽约的公寓将被出售,所得归CVC旗下公司所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家族信托风险隔离功能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境外家族信托为何“翻车”?国内家族信托是否也会被“击穿”?家族信托的资产保护功能还靠谱吗?
张兰欠9.8亿未还 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
今年3月,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张兰败诉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甜蜜生活”),其名下所有的纽约西53街20号39A公寓将被拍卖,所得款项归甜蜜生活所有。
原告甜蜜生活为CVC旗下的境外持股平台,被拍卖公寓的购房资金出自张兰在境外设立的家族信托。
之所以美国公寓被执行还款,是因为张兰早年在与CVC的官司中败诉,共拖欠对方1.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亿元)及其利息。为追讨欠款,CVC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张兰名下可供处置的资产,盯上了其在境外设立的家族信托。
据媒体报道,2014年初,张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了家族信托壳公司Success Elegant Trading Limited。同年6月,张兰将该公司的股权转让至在库克岛新成立的离岸家族信托The Success Elegant Trust,家族信托受益人为她的儿子汪小菲及其子女,前述被拍卖的公寓就是由该家族信托中的资金购入。
2022年11月,新加坡高等法院作出判决,同意张兰的债权人甜蜜生活提出的请求,向张兰设立的家族信托项下银行账户任命接管人。判决还明确,张兰设立的家族信托项下资金的实际权利人为其本人,甜蜜生活作为张兰的债权人有权对该资金进行追索。这意味着,张兰的境外家族信托被司法机关穿透,资产隔离作用失灵。
资产隔离效应失灵 独立性不足是“原罪”?
谈及张兰家族信托被穿透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根本原因在于独立性不足,导致信托资产被法院认定为张兰的私人财产,被用于偿还债务。
根据法院披露的细节,张兰曾多次指示直接处分信托计划中两个银行账户中的资产,存在apparent unfettered operation,即“明显不受约束的干预行为”。比如,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张兰未明示原因,直接要求瑞士信贷银行两次分别转移300万美元;再如,德意志银行账户于2014年11月则有一笔资金转出,最终被追溯到用于购买在纽约的公寓。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解释称,家族信托是高净值人士为了更好管理和传承家族财富,根据相关法律设立的资产信托计划,通常受托人是家庭律师,受益人是家族成员,委托人可以随时变更受托人和受益人。张兰的家族信托存在以不正当手段将资金转入以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嫌疑,因此被法院认为是受张兰控制的私人财产,而非正规的家族信托,所以判决CVC可以追讨张兰家族信托的资产。
针对家族信托中信托财产独立性问题,职业投资人程宇进一步指出,信托相当于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运行处理。其实质是信托机构能够根据委托人的意愿,有足够的权力运行和管理信托,使信托资产成为独立于委托人风险之外的独立资产,实现风险隔离。
但张兰的家族信托却因其频繁更换管理人,且对委托资产实际控制,从而使家族信托管理机构并不拥有独立的管理权。也就是说,她的家族信托只是一层壳,这就导致家族信托资产无法与张兰的投资风险相隔离,从而被穿透。
境内的家族信托也会被穿透 可能性远低于境外
家族信托是受托人受个人或家庭委托,以实现高净值客户的家族财富保护、管理及传承为目的,代为打理或处置家族财富的财富管理形式,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实现资产隔离和财富传承。
一般而言,信托财产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家族信托合法设立后,委托人如果因企业经营等出现破产、亏损债务等,其信托资产受到保护,债权人不得要求对方用信托财产进行赔偿。因此,家族信托也被称为“财富避风港”。
在张兰境外家族信托被穿透事件爆发后,国内家族信托的资产隔离效应也引发了关注:中国境内的家族信托是否也会“击穿”?其资产保护功能还靠得住吗?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指出,境内的家族信托也有被司法机关穿透的可能,但可能性远低于境外。信托财产来源不合法;信托财产被用于违法活动、逃避债务;信托文件存在缺陷等,都可能造成信托财产被强制执行。因此,个人或家族在设立家族信托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托财产来源要合法,信托文件要完备,且不能将家族信托用于逃避债务等违法活动。
关键词: